2025-09-01 09:17 | 來源:北京商報 | 作者:俠名 | [科創板] 字號變大| 字號變小
財報數據顯示,邁威生物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.01億元,同比下降12.43%;從盈利端表現來看,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5.51億元,較去年同期的4.45億元虧損進一步...
邁威生物(48.000, 0.00, 0.00%)正面臨業績與財務的雙重壓力。8月29日,邁威生物披露2025年半年報顯示,上半年實現營收1.01億元,同比下降12.43%;歸母凈利潤虧損5.51億元,較去年同期虧損進一步擴大;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亦有所增加。從過往表現看,邁威生物上市至今尚未實現盈利,歸母凈利潤已累計虧損超35億元。與此同時,邁威生物財務狀況持續收緊,資產負債率攀升至77.54%,短期借款壓力顯著。為緩解財務壓力,邁威生物正通過赴港上市、申請債務融資工具及大額授信等方式進行“輸血”,但持續虧損與高負債下的經營壓力仍未減輕。
上市以來虧損超35億元
上半年,邁威生物營收出現下滑趨勢、凈利潤虧損持續擴大,經營基本面進一步承壓。
財報數據顯示,邁威生物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.01億元,同比下降12.43%;從盈利端表現來看,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5.51億元,較去年同期的4.45億元虧損進一步擴大;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,凈虧損達5.74億元,而去年同期虧損為4.61億元。
公開信息顯示,邁威生物主營業務為研發、生產以及銷售創新型藥物和生物類似藥,主要產品為抗體、ADC藥物和重組蛋白、小分子化學藥等,目前已經有君邁康®、邁利舒®、邁衛健®及邁粒生®四款產品實現商業化。
隨著產品陸續上市并放量,邁威生物的營收開始一并增長。2022年,邁威生物營收僅2772.82萬元,2024年增長至2億元,但今年上半年,出現了上市以來首次中報營收同比下降,實現營收1.01億元,較去年同期下降12.43%。
在盈利方面,邁威生物上市至今仍未擺脫虧損狀態。北京商報記者梳理財報發現,邁威生物2022年至今凈利潤虧損已超35億元。2022年、2023年、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,歸母凈利潤虧損分別為9.55億元、10.53億元、10.44億元和5.51億元。
邁威生物在半年報中對本次業績表現作出解釋,營收下降系去年同期邁威(美國)就9MW3011項目與美國DISCMEDICINE,INC.達成的獨家許可協議確認收入金額較高,本期未實現授權許可收入,技術服務收入減少較多;而凈虧損的增加,主要系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在研品種的臨床試驗推進,多項在研品種處于關鍵注冊臨床研究階段導致研發費用金額較高。
就凈利潤持續虧損等問題,北京商報記者向邁威生物發去采訪函,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應。
資產負債率高企
作為創新藥企,邁威生物的研發投入規模遠超營收體量。2022—2024年,邁威生物的研發投入分別為7.59億元、8.36億元、7.83億元,今年上半年,研發投入為3.92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加21.72%,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87.57%,同比增加108.74個百分點。邁威生物半年報顯示,目前公司擁有主要在研品種10個,其臨床前研究、臨床試驗及新藥上市準備等業務的開展仍需較大規模研發投入。
邁威生物最新披露的公告顯示,公司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時曾募集資金凈額33.03億元,截至2025年6月30日,實際結余募集資金余額8741萬元。持續的虧損和高額的研發投入,使得邁威生物的財務狀況不容樂觀。
從資產負債率來看,2022年上市時,邁威生物負債率僅24%,但隨后兩年迅速分別攀升至42.24%、63.61%。今年上半年,邁威生物資產負債率進一步增至77.54%,其中,流動負債為20.84億元,包括10.1億元的短期借款;非流動負債為13.81億元,包括9.61億元的長期借款。利息支出與償債壓力,使邁威生物現金流面臨嚴峻考驗。
一華東頭部藥企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,對于創新藥企而言,持續的高額研發投入是企業創新的基石,但如何在保證研發進展的同時平衡好企業的財務狀況,是擺在眾多創新藥企面前的一道難題。資產負債率過高意味著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,一旦資金鏈斷裂,可能會對企業的運營產生重大影響。
多渠道融資“輸血”
為了緩解資金壓力,邁威生物開始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融資。
今年1月,邁威生物也籌劃搭建“A+H”架構,正式向港交所遞交申請,擬赴港上市以滿足公司經營發展的資金需求。當前,包括諾誠健華(28.700, 0.00, 0.00%)、榮昌生物(90.880, 0.00, 0.00%)、百濟神州(278.000, 0.00, 0.00%)等在內的眾多創新藥企都選擇赴港二次上市,以打通更多的融資渠道。
然而,正值沖刺港股上市的關鍵階段,邁威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大濤卻因涉嫌短線交易被立案調查。在業績持續虧損的背景下,董事長再陷調查風波,這無疑給邁威生物上市進程平添了諸多不確定性。
醫藥行業分析師朱明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,邁威生物選擇赴港上市,主要目的就是想通過資本市場來拓寬融資渠道,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。當前,A股對于生物醫藥企業,特別是處于研發階段的創新藥企,融資支持力度相對有限。而港股市場擁有更為成熟的生物醫藥投資群體,對于創新藥企的估值也更為合理。
除赴港上市外,3月30日,邁威生物擬向中國銀行(5.520, 0.00, 0.00%)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申請注冊發行規模不超過5億元(含5億元)的定向債務融資工具,用以償還有息負債、項目建設、補充流動資金等。同時,擬向金融機構申請合計不超過62億元的授信/融資額度,以保障其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快速發展。
相關信息顯示,2024年,邁威生物曾多次調增當年度向金融機構申請的授信及融資額度。2024年1月,邁威生物的授信及融資額度為23億元,4月及8月,先后調增至55億元及62億元。
同樣值得關注的是,邁威生物的擔保規模也十分龐大。截至2025年6月末,邁威生物對子公司擔保余額已達19.19億元,占公司凈資產比例高達234.58%。3月末,邁威生物發布公告稱,全資子公司泰康生物、朗潤邁威、江蘇邁威、邁威康、邁威重慶及邁威視擬向金融機構申請授信及融資額度,并由公司為其提供擔保,預計擔??傤~不超過人民幣31億元。
業內人士指出,對于邁威生物而言,當前的外部融資僅能暫時緩解短期資金壓力,卻無法從根本上扭轉經營困境。未來發展的關鍵仍在于在研管線的順利落地,以及營收方面實現實質性突破。
《電鰻快報》
相關新聞